四川省苍溪县人民法院

为了六个农民工兄弟的“血汗钱”

“真是感谢你们,为了我们的事新年都没过好,实在过意不去。”3月20日,当六名农民工兄弟从我手中接过本属于他们的工资款时,连声道谢。
伴随着他们离去的背影,一个月以来悬在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。2015年2月19日,农历新年第一天的不平凡历程,又浮现在我的眼前。
那天上午十点,我与家人正在热闹而繁忙地准备着午饭。手机突然响起。张素华局长在电话中急促的说道:“罗大恒妻子打来电话,几十个人到了她家中,请求我们去一下,不然要出事。”我顾不得多想,和父母妻子打过招呼,便迅速向罗大恒家奔去。
罗大恒,我再熟悉不过。他是六起案件的被执行人。前些年,他在省外承包建筑工程,一帮老乡跟随他务工,也都挣了不少钱。然而从2011年开始,他在安徽、河北等地承包的建筑工程连年亏损,欠下多名农民工工资近百万元。其中六名农民工于2013年4月向苍溪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罗大恒立即支付工资款5.3万元。在法官的组织下,几方达成调解协议。罗大恒并未在调解书确定的期间内履行,六名权利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执行中经调查,罗大恒在调解协议达成后,全家便外出务工,且更换联系方式,既找不到人也未查找到可供执行财产。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,承办法官多次到罗大恒家,甚至在2014年春节期间多次前往查探,均杳无音讯。法院查找无果的情况下,便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请求协助查控,几个月下来,依然没有结果。
来到罗大恒家的楼下,先期赶到的张局长和执行庭长冉勇已被一群人围在中间。看到我们,张局长指示我们到被执行人家中,因为申请方来人很多,情绪激动,当务之急是控制住大家的情绪和行为,以免发生意外。
罗大恒家住六楼,在楼梯上,还站着许多不明身份的人员。我们给大家出示了执行公务证,冉勇庭长大声道:“我们是法院执行人员,正在执行公务,请大家配合”。人群让开了通道。
罗大恒家中还有十来个人,他们或座或站。客厅的沙发上坐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,正在激动的哭诉,人群中有人向她大声呵斥,怀中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孩也激烈的哭闹着。
面对乱哄哄的执行现场,我们当即核实现场人员身份。原来沙发上的女人正是罗大恒的妻子,两岁的小孩是他儿子,房间的人群中有六名申请人,也有他们的亲属和未起诉的讨薪农民工,罗大恒本人并未在家。
张局长和罗大恒妻子交谈,了解具体情况;我和冉庭长则迅速将案件无关人员请离现场,房中一下子清静了许多。
通过与罗妻交谈得知,罗大恒并未回家过春节,还在外找发包方收工程欠款,家里也是等着钱过年。
申请执行人均认为罗妻在说谎,不可能没钱,并坚称如果拿不到钱就不走,也不会让罗妻出门。门外围观的其他未起诉的讨薪民工,也坚持着申请人的观点。
面对复杂的执行环境,张局长立即作出分工。她和罗妻继续沟通,要求立即联系罗大恒,想办法筹钱履行义务。冉勇庭长则与六名申请人核实各自欠薪数额。我则在门口与其他未起诉的民工和亲属沟通。
执行现场很快得到控制,各方情绪慢慢平息下来。
此时,张局长才将申请执行人召集到客厅,并由未起诉的讨薪民工推选两名参与旁听。她将法院这一年多来对罗大恒的执行情况给大家首先作了详细说明,同时给罗妻讲不履行法院判决的可能后果,对申请执行人的一些过激言行也进行了批评。
在我看来,法还是那些法、理还是那些理、话还是那些话,但由于张弛有度,娓娓道来,充分契合了现场语境和各方心理变化,罗妻从开始的桀骜不驯慢慢缓和下来,几名申请人也表示致歉。通过近两个小时的思想工作,罗妻态度终于发生根本性的转变。“张局长,我们不是不讲道理的人,工钱该付,但他们不该在大年初一就来我家闹。今天我想办法兑现两万元。”
话刚说完,有两个申请人当即反对,表示不兑现完不会离开。
根据案件实际情况,要让罗妻在当天一下拿出五万余元是不现实的。为此,张局长继续与双方沟通,要求罗妻拿出诚意,另一方面又要求申请方给予理解。
通过进一步做工作,罗妻表示,经与罗大恒联系,正月底会有一笔工程款到帐。在此基础上,双方达成当庭兑现两万元,余款在提供保证人的前提下于三月二十日前支付。
按照协议,罗妻当即向亲戚筹借二万元,同时提供了一名有履行能力的担保人。
执行人员随即清理了执行现场,并告诫申请执行人在履行期限未到之前不能再到罗大恒家吵闹。
此时,时间已过中午一点。
“为了我们的事,大年初一的午饭都没及时吃上。”在罗大恒家楼下,六名申请人及家属围着我们连声道谢,并一再邀请我们吃午饭。婉拒了他们的邀请,我们各自向家中奔去。
推门进屋,桌上的饭菜依然没有动。妻说:“大年初一,咋也得吃个团圆饭呢,这可以老祖宗的规矩。”爸妈也不住地点头。此刻,我的鼻腔竟然一酸。
此后一个月,我始终关注着罗大恒及其家属的动向,随时提醒他们协议期限。
三月二十日,罗大恒之妻终于按协议履行兑现。
看着他们满意离去,我心中也充满了幸福,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。(苍溪法院 何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