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苍溪县人民法院

苍溪法院多措并举执结10年积案

“这么多年,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,真是谢谢。”331日晚八点,苍溪县元坝法庭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。当被执行人将多方筹措的案款交付到申请人刘明手中后,刘明与现场法官和当地党委、政府干部一一握手,表示真诚感谢。

事情还得从19年前说起。从1996年开始,刘明将自己收购的蚕茧销售给李军个人创办的苍溪县元坝镇丝绵厂,至20018月,双方经结算,李军尚欠刘明货款2.98万元,并出具了欠条。之后,刘明多次找李军无果。

期间,李军因经营不善致丝棉厂停产,负债累累的他带着妻儿外出务工一去不知音讯。刘明也因一起交通事故致大脑受伤并且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,一家人的生活因此陷入困境,妻子离婚,孩子辍学。200310月,绝望中的刘明走进了法院,要求李军偿还欠款。苍溪法院审理后判令李军给付欠款2.98万元及自200312月起的资金利息。20042月,刘明向本院递交了强制执行申请。

刘明其实早就知道,被执行人李军不知去向,丝绵厂的一切财产也早已抵偿给了信用社和农行。执行中,法院多方查找也未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,该案不得不中止执行。

刘明是男到女家生活,与妻子离婚后,他不得不搬出来,租住在场镇一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,由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,生活十分困难。案子虽然执行不了,但看到刘明的生活实际,法院与当地党委、政府多次联系协调,帮助其解决了地下室用水、用电问题,同时将其纳入“三无”人员,由民政部门给予救助,解决其吃饭问题。

此后十余年,执行局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,但该案始终列入“未结案件统计表”,一直处于执行人员的监控之中。

时间一晃到了2015331日。执行法官得知,被执行人李军已经病逝,其妻子舒丽近日从印度尼西亚回国处理后事,事情处理完毕又将返回。得知这一消息后,执行法官迅速与元坝镇党委政府取得联系,并及时通知刘明、舒丽及亲友到法庭协商处理此案。

起初,舒丽以丈夫已故为由,拒不配合执行。执行法官便将刘明这么多年的生活情况向她作了详细介绍,同时告诉她,这笔债务是他们夫妻的共同债务。舒丽又说,自己跟随儿子在国外打工,生活也十分困难。经执行法官和当地干部进一步做工作,舒丽表示愿意给付2万元。

刘明则表示,钱可以少一些,但必须解决住房问题。因为在他看来,按那时的房价,两万多元足可以在场镇买一套住房。这个要求,舒丽显然无法达到。希望就像肥皂泡,瞬间破灭了。

执行人员没有放弃,他们又迅速与政府取得联系,通报案件执行情况,并希望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。最终,当地政府表示,将为刘明安排居住廉租房。

居住问题解决了,经进一步做工作,双方达成和解协议。舒丽当场向亲戚借款2万元,并当庭交到了刘明手中。从中午到晚上,历经近七个小时的协调,十年的积案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(苍溪法院  何林)